倚楹遂至旦,寂寞将何言。
出自 唐代 柳宗元 《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》
译文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,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。
赏析诗人面对眼前空旷寂寞的景象,斜倚着柱子,观看,谛听,一直到天明,诗人“倚楹至旦”的沉思苦闷形象,发人深思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倚着门柱直到天亮的孤独画面,传递出深深的寂寞和无人倾诉的怅惘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"倚楹遂至旦"像电影镜头——一个人默默靠着柱子发呆,从深夜到黎明。这种身体静止而内心翻涌的状态,比直接说"我很孤独"更有感染力。
2. "寂寞将何言"是点睛之笔:
- 不是没有话可说,而是千言万语堵在心头
- "将何言"三个字像一声叹息,把孤独感具象化为喉咙里的哽咽
- 这种欲言又止的状态,比嚎啕大哭更显苍凉
诗人用最朴实的动作(倚靠)和时间流逝(到天亮),配合"寂寞"与"无言"的心理描写,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:当孤独深刻到一定程度时,反而会陷入沉默的深渊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比直白的抒情更有穿透力。
柳宗元
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东(今山西运城)人,杰出诗人、哲学家、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记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经后人辑为三十卷,名为《柳河东集》。因为他是河东人,人称柳河东,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称柳柳州。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,并称“韩柳”。在中国文化史上,其诗、文成就均极为杰出,可谓一时难分轩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