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钗委坠垂云发,小响丁当逐回雪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郭处士击瓯歌》

佶傈金虬石潭古,勺陂潋滟幽修语。
湘君宝马上神云,碎佩丛铃满烟雨。
吾闻三十六宫花离离,软风吹春星斗稀。
玉晨冷磬破昏梦,天露未干香着衣。
云钗委坠垂云发,小响丁当逐回雪。
晴碧烟滋重叠山,罗屏半掩桃花月。
太平天子驻云车,龙炉勃郁双蟠拏。
宫中近臣抱扇立,侍女低鬟落翠花。
乱珠触续正跳荡,倾头不觉金乌斜。
我亦为君长叹息,缄情远寄愁无色。
莫沾香梦绿杨丝,千里春风正无力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古代女子画面,用日常可见的事物比喻,生动又充满想象力。

1. 云钗坠发
"云钗"指女子如云朵般蓬松的发髻上插着的发钗,"委坠"形容钗子斜垂的慵懒美。不用直接说"头发散乱",而是用"垂云发"的比喻,让人联想到发丝如流云般轻柔垂落的美感。

2. 环佩叮咚
"小响丁当"四个字直接模拟了玉佩碰撞的清脆声响,不用"玉佩"二字,却通过声音让人联想到女子走动时腰间佩玉摇曳的场景。"逐回雪"更巧妙——既可能描写女子衣裙如雪花回旋飞舞,也可能暗示她正追逐着飘雪嬉戏,让画面立刻灵动起来。

3. 通感手法
诗人把视觉(云发、回雪)、听觉(丁当声)和动态(坠、逐)糅合在一起,短短14个字就像一段短视频:我们看到发钗将坠未坠的瞬间,听到环佩轻响,甚至能感受到女子在雪中转身时衣袂翻飞的轻盈。这种多感官的描写让诗句格外鲜活。

精髓:不用华丽辞藻堆砌,而是抓住"钗斜欲坠""玉声轻响"两个细节,用比喻和通感让静态的装扮有了声音和动感,生动传递出古代女子不经意间的自然之美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