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倦须还,身闲贵早,岂为莼羹鲈脍哉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 《沁园春·带湖新居将成》
三径初成,鹤怨猿惊,稼轩未来。甚云山自许,平生意气;衣冠人笑,抵死尘埃。意倦须还,身闲贵早,岂为莼羹鲈脍哉。秋江上,看惊弦雁避,骇浪船回。东冈更葺茅斋。好都把轩窗临水开。要小舟行钓,先应种柳;疏篱护竹,莫碍观梅。秋菊堪餐,春兰可佩,留待先生手自栽。沉吟久,怕君恩未许,此意徘徊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当你感到疲惫时,就该及时抽身;想要过清闲日子,越早开始越好。但作者特意强调——我这么做可不是为了那口吃的!(“莼羹鲈脍”是江南美味,这里代指物质享受)
它的精妙之处在于三点:
1. 现代人都懂的痛点:像极了当代人想辞职却不敢的心态,直接点破"累了就该休息"的简单道理,打破"坚持才是美德"的刻板印象。
2. 反套路表达:后半句突然转折,用"难道我是贪图享受吗"这种带点傲娇的语气,暗示追求闲适生活是为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,而不是躺平摆烂。
3. 留白的智慧:没说透"真正追求什么",留给读者想象。可能是陪伴家人、发展爱好,或是寻找自我,这种开放性能让不同时代的人都能代入自己的答案。
就像现在有人辞去高薪工作去乡下生活,旁人总猜测"肯定赚够钱了",但当事人可能只是想找回生活节奏。这句话早在一千年前就说透了这种人生选择背后的傲骨与清醒。
辛弃疾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