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把十千沽一斗,相看七十欠三年。

出自 唐代 白居易 《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》

译文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,醉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。

注释十千:十千钱,言酒价之高以示尽情豪饮。七十欠三年:诗人白居易、刘禹锡都生于772年,写此诗时两人都六十七岁。

赏析此句承上启下,“十千沽一斗”是倾注豪情的夸张写法,一个“共”字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、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,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,同病相怜,同样想以酒解闷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两个老友久别重逢,痛快饮酒的场景,字里行间透着豪爽与温情。

"共把十千沽一斗"用夸张手法说两人花大价钱买酒,就像现在朋友聚会时说"今天不醉不归",重点不在实际花了多少钱,而在表现畅饮的痛快。"十千"是虚指,突出酒的名贵和饮酒的尽兴。

"相看七十欠三年"最打动人心:两位白发老人互相端详,发现彼此都六十七岁了。这个细节描写特别真实——久别重逢的朋友总会下意识计算分别的岁月。用减法说年龄(离七十岁差三年),比直接说"六十七岁"更有画面感,仿佛能看到两人掰着手指算年纪的样子。

全句妙在把"千金买酒"的豪迈和"细数皱纹"的温情完美融合。我们既能感受到老友重逢的兴奋,又能体会到岁月流逝的感慨。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,正是千百年来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原因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