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娄比丘经论学,伛偻丈人乡里贤。

出自 唐代 王维 《辋川别业》

不到东山向一年,归来才及种春田。
雨中草色绿堪染,水上桃花红欲然。
优娄比丘经论学,伛偻丈人乡里贤。
披衣倒屣且相见,相欢语笑衡门前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古文用两个生动的画面,传递了关于学习与品德的朴素智慧。

前半句"优娄比丘经论学"像是看到一个驼背的老僧人,在油灯下费力地研读经书。这里的"伛偻"(弯腰驼背)不仅是身体形态,更象征着专注投入的姿态——哪怕年迈体衰,仍坚持探求知识。就像现代人熬夜备考,或是老者戴着老花镜学用智能手机,这种"不完美却认真"的学习状态反而更打动人。

后半句"伛偻丈人乡里贤"把镜头转向乡村,那位驼背的老人(丈人)虽无光鲜外表,却是邻里公认的贤者。这里暗示真正的威望不来自挺拔的身姿或华丽的头衔,而在于日常积累的德行。就像我们身边那些默默帮助邻居、调解纠纷的普通老人,他们的背影或许佝偻,但在人们心中格外高大。

两句用相同的"伛偻"形象串联,形成巧妙对比:前者是"学而不厌"的修行者,后者是"躬身实践"的践行者,共同诠释了"知行合一"的东方智慧。就像种子弯腰是为结出饱满的稻穗,人暂时的"低头",可能正是在积蓄向上的力量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