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揉雨练雪羞比,波涛翻空杳无涘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的是大自然中风雨交加的壮阔景象,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:
1. 前半句"风揉雨练雪羞比"用了拟人手法:
- "风揉雨练"像说风雨像工匠一样反复揉搓锤炼(比如像揉面团、打铁那样),形容风雨又猛又持久。
- "雪羞比"更有趣,说连雪花看到这风雨的威力都自愧不如,躲起来了。这种写法让风雨一下子有了"江湖地位"。
2. 后半句"波涛翻空杳无涘"是动态全景:
- "波涛翻空"四个字就让人看见巨浪冲天的画面,浪头高得像是要拍到天上。
- "杳无涘"说根本看不到边界(就像现代人说"海天一线望不到头"),强调场面无比辽阔。
整句诗妙在:
- 用日常动作(揉、练)形容抽象的自然力量,特别有画面感。
- 让雪"认输"这个脑洞,瞬间显出风雨的霸气。
- 短短14个字,从近处风雨的特写拉到远方海天的全景,像电影镜头一样有张力。
- 虽然写的是狂暴天气,但用拟人手法反而带着种顽皮的诗意,让人读着不觉得可怕,倒想看看能让雪都躲起来的暴风雨到底多壮观。
韩愈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