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同堂老桃不逊新桃色,师生相长雏凤清于老凤声。

出自 《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》

译文用于学校。在同一课堂,教师教书学生学习,师生在教学中相互促进,也许有一天学生也能胜于老师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对联讲的是教学相长的道理,用生活中常见的桃树和凤凰作比喻,生动又温暖。

前半句"教学同堂老桃不逊新桃色"好比说:老桃树和新桃树一起开花,老树的桃花丝毫不比新树逊色。这里把老师比作老桃树,学生比作新桃树,意思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教书过程中,依然能保持旺盛的教学热情,和年轻学生一样充满活力。就像老园丁培育新苗时,自己也会被春天的生机感染。

后半句"师生相长雏凤清于老凤声"更妙:小凤凰的鸣叫声比老凤凰更清亮悦耳。这揭示了一个深层道理——在教与学的互动中,不仅学生在成长,老师也能从学生的新鲜视角中获得启发。就像年轻的鸟儿可能唱出更动听的旋律,学生的新思路常常能给老师带来惊喜。

全联最打动人的是打破了"老师教、学生学"的单向关系,展现出教育如同照镜子:老师用经验照亮学生,学生用朝气反哺老师。就像果园里新老桃树相互映衬,鸟巢里两代凤凰彼此和鸣,教与学本就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