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酒属客,诵明月之诗,歌窈窕之章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饮酒场景:主人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,随后朗诵描写明月的诗篇,吟唱赞美月下美景的乐章。
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感受它的魅力:
1. 画面感极强——仿佛看见月光下主客举杯对饮,听到朗朗诵诗声,整个场景既风雅又温馨。
2. 展现文人雅趣——用吟诗代替劝酒,用歌咏助兴,比单纯喝酒更显文化品位。
3. 暗含双重意境:表面写月夜欢聚,深层透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。通过"明月""窈窕"的意象,把普通的饮酒提升到审美享受的高度。
最妙的是短短15个字,就同时包含了动作(举酒)、声音(诵、歌)、视觉(明月)、文学(诗章)四种元素,用现代话来说,就像用手机同时拍下了一段有声有画的短视频,把古代文人聚会的精华都浓缩在其中了。
苏轼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