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,必有过人之节,人情有所不能忍者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的意思是:古代那些被称为英雄豪杰的人,一定具备普通人没有的坚韧品格,能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处境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真正的强者不在于力气大或地位高,而在于内心的韧性。就像普通人被骂一句就暴跳如雷,但豪杰能为了更重要的事咽下委屈。
2. "过人之处"往往体现在最艰难的时刻。比如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,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都是在极端困境中展现的非凡克制力。
3. 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,而是通过磨练获得的。就像运动员要突破极限,必须经历常人吃不消的训练强度。
这句话给现代人的启示是:想要成就非凡,就要培养在压力下保持冷静、在逆境中坚持目标的能力。普通人容易被情绪左右,而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"延时满足",为了长远目标能暂时忍耐不快。这种品质在职场竞争、人际关系中同样重要。
苏轼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