忧来无方,人莫之知。

出自 魏晋 曹丕 《善哉行·其一》

上山采薇,薄暮苦饥。
溪谷多风,霜露沾衣。
野雉群雊,猿猴相追。
还望故乡,郁何垒垒!
高山有崖,林木有枝。
忧来无方,人莫之知。
人生如寄,多忧何为?
今我不乐,岁月如驰。
汤汤川流,中有行舟。
随波转薄,有似客游。
策我良马,被我轻裘。
载驰载驱,聊以忘忧。

现代解析

“忧来无方,人莫之知”这句话直白来说就是:忧愁突然袭来时,往往找不到具体原因,旁人更是难以理解。

它的魅力在于精准捕捉了人类情绪的隐秘性——
1. “忧来无方”:忧愁像一场没有预报的暴雨,可能因为一件小事、一个念头,甚至毫无征兆就压上心头。这种“说不清为什么难过”的体验,很多人都有共鸣。
2. “人莫之知”:即使最亲近的人,也未必能看透你内心的波澜。孤独感由此而生,但也暗示了每个人情绪的独特性——你的感受无需他人“批准”才成立。

这句话的智慧在于,它坦然承认了情绪的无解性。真正的忧愁常常没有答案,而承认这种“不可言说”,反而让人与自己和解。就像现代人说的“emo来了挡不住”,古人用更诗意的语言,道破了同样的真相。

曹丕

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(187年冬-226年6月29日),字子桓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曹魏的开国皇帝,公元220-226年在位。他在位期间,平定边患。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。除军政以外,曹丕自幼好文学,于诗、赋、文学皆有成就,尤擅长于五言诗,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,并称三曹,今存《魏文帝集》二卷。另外,曹丕著有《典论》,当中的《论文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。去世后庙号高祖(《资治通鉴》作世祖),谥为文皇帝,葬于首阳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