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既称帝,患兵革不休,以有诸侯也,于是无尺土之封,堕坏名城,销锋镝,锄豪杰,维万世之安。
太史公读秦楚之际,曰:初作难,发于陈涉;虐戾灭秦自项氏;拨乱诛暴,平定海内,卒践帝祚,成于汉家。五年之间,号令三嬗,自生民以来,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!
昔虞、夏之兴,积善累功数十年,德洽百姓,摄行政事,考之于天,然后在位。汤、武之王,乃由契、后稷,修仁行义十余世,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,犹以为未可,其后乃放弑。秦起襄公,章于文、缪,献、孝之后,稍以蚕食六国,百有余载,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。以德若彼,用力如此,盖一统若斯之难也!
秦既称帝,患兵革不休,以有诸侯也,于是无尺土之封,堕坏名城,销锋镝,锄豪杰,维万世之安。然王迹之兴,起于闾巷,合从讨伐,轶于三代。乡秦之禁,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,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,安在无土不王?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?岂非天哉?岂非天哉?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?
现代解析
秦始皇统一天下后,虽然当了皇帝,但心里还是不踏实。他琢磨来琢磨去,觉得天下老打仗的根子在于分封诸侯——各地有势力的人各自为政,就容易闹矛盾。于是他一咬牙,搞了个"三光政策":把贵族的土地全没收(无尺土之封),把各国的坚固城池拆成废墟(堕坏名城),把收缴的兵器熔成铜水(销锋镝),把地方上有本事的人都收拾掉(锄豪杰)。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就为了实现他那个"传位万代"的皇帝梦。
这段话的精妙在于用四个排比动作,像连环画似的把秦始皇巩固权力的狠招全摊开了。拆城墙、熔兵器这些具体操作,比直接说"加强中央集权"生动一百倍。最后那句"维万世之安"更是绝妙讽刺——历史证明这种靠暴力维持的安定,连二十年都没撑到就天下大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