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蕊人稀红渐少。

出自 宋代 晏几道 《清平乐·千花百草》

千花百草。送得春归了。拾蕊人稀红渐少。叶底杏青梅小。
小琼闲抱琵琶。雪香微透轻纱。正好一枝娇艳,当筵独占韶华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画面:枝头的花朵渐渐凋零,采摘花瓣的人也越来越少。"拾蕊"指的是捡拾落花,"红渐少"则暗示花期将尽、春色阑珊。诗人通过"人稀"和"红少"的对比,巧妙传递出双重衰减的意境——既写实景的凋敝,又暗含人情的疏淡。

最妙的是"渐"字的使用,它让整个画面流动起来:我们仿佛能看到花瓣一片片飘落,游人一个个离去,这种缓慢的流逝感比直接写"花谢人散"更让人惆怅。就像我们看着晚霞慢慢褪色,比突然天黑更令人不舍。

这种写法不直接抒情,却通过细腻的景物观察传递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怜惜,正是中国古诗"含蓄有味"的典型表现。就像现代人拍下樱花飘落的慢镜头,不需要解说,画面本身就能唤起共鸣。

晏几道
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