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之兴也以有娀,纣之杀也嬖妲己。

出自 两汉 司马迁 《外戚世家序》

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,非独内德茂也,盖亦有外戚之助焉。夏之兴也以涂山,而桀之放也以末喜。殷之兴也以有娀,纣之杀也嬖妲己。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,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。故《易》基《乾》《坤》,《诗》始《关雎》,《书》美釐降,《春秋》讥不亲迎。夫妇之际,人道之大伦也。礼之用,唯婚姻为兢兢。夫乐调而四时和,阴阳之变,万物之统也。可不慎与?人能弘道,无如命何。甚哉,妃匹之爱,君不能得之于臣,父不能得之于子,况卑下乎!即欢合矣,或不能成子姓;能成子姓矣,或不能要终:岂非命也哉?孔子罕称命,盖难言之也。非通幽明,恶能识乎性命哉?

现代解析

这句古话用两个女人的故事,讲透了国家兴衰的深刻道理。

前半句说商朝崛起,是因为娶了有娀氏的女儿(简狄)。这其实是在说:贤内助能帮男人成就事业。就像开国君主娶了贤惠的妻子,女方带来好家风和智慧,帮着丈夫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。

后半句讲商纣王亡国,是因为宠幸妲己。这是反面教材:沉迷美色就会坏事。就像有些领导被小人包围,听信谗言乱搞特权,最后把公司搞破产一样。

古人用这对"姐妹花"的对比特别巧妙:同样是女人,一个助夫兴国,一个毁夫亡国。背后的智慧是:选择什么样的伴侣/伙伴,直接决定成败。现在年轻人谈恋爱常说"娶妻娶贤",创业者找合伙人要"志同道合",其实都是这个道理。

这句话最厉害的是用具体故事讲抽象规律,把治国之道转化成生活常识,让人一听就懂:跟对人,做对事,太重要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