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余马兮安驱,夜晈晈兮既明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场景,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:
"我轻轻抚摸着马儿慢慢前行,不知不觉间夜晚的月光越来越亮,天都快亮了。"
它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动作传递出悠然自得的心境:
1. "抚余马"这个动作就像现代人开车时轻抚方向盘,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闲适感
2. "安驱"二字让人联想到不急不躁的漫步,仿佛能听到马蹄轻轻踏在夜路上的声音
3. 后句用月光的变化悄悄告诉我们时间的流逝,就像现在人看剧时突然发现"天都亮了"那种时光飞逝的体验
特别打动人的是这种"沉浸感":
- 主人公完全沉浸在夜色中,连天亮都是不知不觉发生的
- 通过骑马这个小场景,让我们感受到古人享受独处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情趣
- 没有直接说"我很惬意",但每个字都透着宁静的喜悦
就像现代人深夜听音乐舍不得睡,古人也在月光下的骑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确幸。这种跨越时空的生活共鸣,正是这句话最动人的地方。
屈原
屈原(约公元前340—公元前278年),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。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(今湖北宜昌)。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,任三闾大夫、左徒,兼管内政外交大事。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。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,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。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,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,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。他创造的“楚辞”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,与《诗经》并称“风骚”二体,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