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栋兮兰橑,辛夷楣兮药房。
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。
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(袅袅 一作:嫋嫋)
登白薠兮骋望,与佳期兮夕张。
鸟何萃兮蘋中,罾何为兮木上?
沅有芷兮澧有兰,思公子兮未敢言。(芷兮 一作:茝兮)
荒忽兮远望,观流水兮潺湲。
麋何食兮庭中?蛟何为兮水裔?
朝驰余马兮江皋,夕济兮西澨。
闻佳人兮召予,将腾驾兮偕逝。
筑室兮水中,葺之兮荷盖。
荪壁兮紫坛,播芳椒兮成堂。
桂栋兮兰橑,辛夷楣兮药房。
罔薜荔兮为帷,擗蕙櫋兮既张。
白玉兮为镇,疏石兰兮为芳。
芷葺兮荷屋,缭之兮杜衡。
合百草兮实庭,建芳馨兮庑门。
九嶷缤兮并迎,灵之来兮如云。
捐余袂兮江中,遗余褋兮澧浦。
搴汀洲兮杜若,将以遗兮远者。
时不可兮骤得,聊逍遥兮容与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座用香木建造的精致房屋,充满自然芬芳和诗意想象。
“桂栋兮兰橑”是说房子的主梁用桂木(桂花树的木材,自带香气)制成,屋檐的椽子用兰木(或香木)搭建。这里并非写实,而是通过珍贵香木的堆叠,营造出房屋的高雅华美,仿佛整座建筑都浸润在香气中。
“辛夷楣兮药房”进一步细化:门楣(门框上方的横木)用辛夷木(木兰科植物,花蕾可入药,有香气)装饰,而屋内陈设着各种香草(“药”指白芷等芳香植物)。诗人用药材的清香暗示房屋主人品行高洁,同时让读者仿佛能闻到满屋淡雅的气息。
精髓在于:
1. 以物喻人——用香木香草堆砌的房屋,暗喻主人品格如兰桂般芬芳高洁;
2. 通感手法——视觉(木材纹理)与嗅觉(草木香气)交融,让文字有了立体感;
3. 理想化生活——将平凡居所升华成远离尘俗的精神家园,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这种写法不直接夸人,却通过环境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房屋(及主人)的脱俗气质,是古典文学中含蓄美的典型体现。
屈原
屈原(约公元前340—公元前278年),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。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(今湖北宜昌)。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,任三闾大夫、左徒,兼管内政外交大事。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。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,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。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,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,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。他创造的“楚辞”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,与《诗经》并称“风骚”二体,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