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令君多念,自使怀百忧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大白话来说,就是:“是谁让你想这么多,结果给自己惹出一堆烦恼?”
它的精髓在于用简单的反问,戳中了现代人也常有的心理状态——很多烦恼其实是我们自己“想太多”造成的。作者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用“谁令”这个反问,让读者自己意识到:过度思虑的源头往往在自己。
后半句“自使怀百忧”更直白:越想越焦虑,就像自己主动往心里塞了一百种忧愁。这种“自我折磨”的描写非常生动,把无形的心理压力具象化了,让人立刻联想到自己深夜失眠、反复纠结的样子。
整句诗的魅力在于,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人类共通的情绪困境。明明写的是古人的心境,但今天读来依然有共鸣——我们常为没发生的事焦虑,为过去的决定后悔,本质上都是“自找烦恼”。短短十个字,既有对人性敏锐的观察,又带着一点幽默的自嘲,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,也忍不住反思自己是否也在重复这种模式。
曹植
曹植(192-232),字子建,沛国谯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,建安文学代表人物。魏武帝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生前曾为陈王,去世后谥号“思”,因此又称陈思王。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、曹丕合称为“三曹”,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“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”的评价。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“仙才”者,曹植、李白、苏轼三人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