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随性的小景,像随手拍下的照片一样生动。
“瘦竹藤斜挂”是说细长的竹子被藤蔓随意缠绕,藤条懒洋洋地垂下来,不刻意整齐,反而有种天然的松弛感。这里的“瘦”字用得巧妙,让人立刻想到竹子纤细的形态,而“斜挂”则赋予静态植物一丝动态的慵懒。
“丛花草乱生”则展现了一簇野花野草自由生长的模样。“丛”说明花草茂密,“乱生”不是真的杂乱,而是不受拘束、充满生命力的状态。这种“乱”反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活泼与野趣。
整句诗的精髓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捕捉自然的真实瞬间。没有华丽辞藻,却通过“瘦”“斜”“乱”这些字眼,让竹藤花草仿佛有了性格——它们不按人类的规矩生长,却因此显得格外鲜活。这种对自然随性之美的欣赏,正是古人常说的“天然去雕饰”的趣味。
元好问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