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几何春已夏,不放香醪如蜜甜。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绝句漫兴九首》

译文人生能有多长呢?春天转眼已到了夏天。哪怕如此,眼前这杯浊酒却仍是如蜜一般香甜。

注释香醪:美酒。

赏析此句写诗人在浣花溪畔的农桑之乐,以此书写情怀:人生几何春已夏,不放香醪如蜜甜。正因为生命短促,那没有香醪的酒喝起来也是甘甜的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简单的生活画面道出了人生哲理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
1. 时间意象
"人生几何春已夏"像在说:你看那春天还没好好感受,转眼就入夏了——用季节更替比喻人生短暂。就像现代人常感叹"时间都去哪儿了",古人用自然变化来表达同样的唏嘘。

2. 生活态度
"不放香醪如蜜甜"中的"香醪"指美酒,整句意思是:既然人生短暂,遇到像蜜甜的好酒就该畅饮。这并非提倡纵酒,而是用喝酒这个具体动作,比喻要及时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。

3. 诗句魅力
诗人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用:
- 看得见的季节变化(春→夏)
- 尝得到的甜酒滋味
把抽象的人生感悟变得具体可感。就像现在我们会说"抓住当下的美好",古人用诗意的日常场景来表达。

核心启示:在匆忙的人生中,要懂得珍惜和享受那些简单的美好时刻,就像品尝一杯甜酒那样用心体会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