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情惟有,画梁双燕,知道春归处。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青玉案·落红吹满沙头路》
落红吹满沙头路。似总为、春将去。花落花开春几度。多情惟有,画梁双燕,知道春归处。镜中冉冉韶华暮。欲写幽怀恨无句。九十花期能几许。一卮芳酒,一襟清泪,寂寞西窗雨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的是春天即将离去时,只有屋檐下成双的燕子最懂春光的踪迹。诗人用极简的画面传递出三层深意:
1. 以燕写春:把抽象的"春天离开"具象化,用筑巢的燕子作为春的代言人。燕子秋去春回,本就是季节的活日历,说它们"知道春归处",比直接写"春天走了"更鲜活。
2. 孤独反衬:"惟有"二字暗藏对比,人世间无人察觉季节更替,唯有燕子知晓。这种无人共鸣的怅惘,就像我们突然发现樱花凋谢时的那种"原来春天快过完了"的恍然。
3. 双关妙笔:"双燕"既是实写鸟儿的成双成对,又隐含着对人间孤独的暗示——连燕子都成双,而看春的人却形单影只。这种物我对比,让惜春之情更深一层。
就像现代人用"朋友圈里只有猫记得我生日"来表达孤独感一样,古人用燕子这个意象,把那种细腻的季节感伤和人生况味,都藏在了看似简单的画面里。
元好问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