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雄割据虽已矣,文采风流今尚存。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
译文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,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。
注释割据: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,在一个国家内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。
赏析此句起笔洗炼苍凉,颂扬曹霸祖先,曹操称雄中原的业绩虽成往史,但其诗歌的艺术造诣高超,辞采美妙,流风余韵,至今犹存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大白话讲就是:那些靠武力抢地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但当年英雄们留下的文化魅力和精神气质至今还在流传。
前半句"英雄割据虽已矣"说的是三国、南北朝那些军阀混战的年代早就结束了。就像我们现在看历史剧里的打仗情节,知道那都是过去式了。后半句"文采风流今尚存"特别有意思,它说虽然刀光剑影没了,但曹操的诗歌、周瑜的儒雅、诸葛亮的智慧这些文化瑰宝,就像永不褪色的精神遗产,至今还在影响我们。
这诗句最妙的是用"文采风流"四个字概括了比武力更持久的东西——文化的力量。就像我们现在不记得古代具体哪场战役,但还会背诵"对酒当歌",这就是文化穿越时间的力量。它告诉我们:拳头能打天下但守不住天下,真正能流传千古的,是那些闪耀着智慧与才华的精神财富。
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