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逢故里莺花笑,且向长安度一春。

出自 唐代 常建 《落第长安》

译文回乡担心遭遇到莺与花的嘲笑,只能暂且在长安度过一个春天。

注释笑:嘲笑。一说为花开的意思。且:姑且,暂且。

赏析此句描写了落第后的心理活动,唯恐碰上故里莺花烂漫的春光,触起往日的游兴而蹉跎岁月,故尔主动回避,接着写决心:家在思耻而不返,“且在长安度一春”,可想而知,这一春是客居求静、闭门苦读的一春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既无奈又洒脱的心境,可以这样理解:

诗人可能在外漂泊时遇到了困境,或是仕途不顺,内心隐约担心回到家乡会被熟人笑话("莺花笑"用鸟语花香的明媚反衬自己的失意)。但他没有陷入愁苦,反而选择留在繁华的长安,坦然度过这个春天。"且向"二字透露出随遇而安的智慧——既然暂时回不去,不如好好感受眼前的生活。

动人之处在于
1. 真实的人性挣扎——谁都有怕被人看低的时刻,这种心情古今相通;
2. 化被动为主动——不纠结于无法改变的事,把"被迫留下"转化为"主动欣赏";
3. 留白的想象——长安的春天有多热闹?诗人最终是否回乡?留给读者自己填补。

就像今天有人在大城市打拼受挫,暂时不回家过年,转而约朋友逛庙会、看展览,在孤独中活出滋味,这种态度依然能引起共鸣。

常建

常建(708-765),唐代诗人,字号不详,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,长仕宦不得意,来往山水名胜,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。后移家隐居鄂渚。大历中,曾任盱眙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