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歌云绕扇,赵舞风回带。
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千秋岁·苑边花外》

少游得谪,尝梦中作词云:“醉卧古藤阴下,了不知南北。”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。崇宁甲申,庭坚窜宜州,道过衡阳。览其遗,始追和其《千秋岁》词。

苑边花外,记得同朝退。飞骑轧,鸣珂碎。齐歌云绕扇,赵舞风回带。严鼓断,杯盘狼藉犹相对。
洒泪谁能会?醉卧藤阴盖。人已去,词空在。兔园高宴悄,虎观英游改。重感慨,波涛万顷珠沉海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两个生动的歌舞场景,用日常事物作比喻,让读者轻松感受到艺术的魅力。

前半句"齐歌云绕扇"说的是:齐国(古代地名)的歌声太动听了,连天上的云都被吸引过来,像丝带一样缠绕在歌者的扇子上。这里用"云绕扇"的视觉画面,让我们仿佛看到歌声的美妙——它不再是虚无的声音,而是变成了看得见的云雾,主动与表演者互动。

后半句"赵舞风回带"讲的是:赵国(另一处古地名)的舞姿太优美了,连风都跟着舞者的衣带一起旋转。这里把无形的风写成有形的绸带,和舞者共同起舞。通过风对舞蹈的"配合",反衬出舞姿的自然灵动。

两句的精妙在于:
1. 用"云和风"当观众,比直接夸表演精彩更有趣
2. "绕"和"回"两个动词让自然现象有了人的情感
3. 扇子和衣带都是表演道具,但被赋予了生命感
4. 不用专业术语,用日常所见之物就能让人身临其境

就像我们现在说"歌声让小鸟都安静下来"、"舞步帅得路灯都追着打光"一样,古人用更诗意的比喻,把艺术感染力写得既夸张又合理。

黄庭坚
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