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园高宴悄,虎观英游改。
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千秋岁·苑边花外》

少游得谪,尝梦中作词云:“醉卧古藤阴下,了不知南北。”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。崇宁甲申,庭坚窜宜州,道过衡阳。览其遗,始追和其《千秋岁》词。

苑边花外,记得同朝退。飞骑轧,鸣珂碎。齐歌云绕扇,赵舞风回带。严鼓断,杯盘狼藉犹相对。
洒泪谁能会?醉卧藤阴盖。人已去,词空在。兔园高宴悄,虎观英游改。重感慨,波涛万顷珠沉海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对比,通过动物意象暗喻人世变迁。"兔园高宴悄"好比热闹的聚会突然冷清下来,原本欢宴的兔子乐园变得寂静无声,暗指繁华消散的落寞;"虎观英游改"则像一群英武的猛虎改变游猎路线,暗喻权势集团的更替或英雄豪杰的转向。

最妙的是用"兔"和"虎"两种动物形成强烈反差:温顺的兔子暗示着安逸享乐的生活,凶猛的虎象征着权力角逐。两个场景的转变——从"宴"到"悄",从"游"到"改"——用极其简练的笔法道出了世事变幻的无常。就像我们生活中某个常去的茶馆突然关门,或是公司高层突然改组,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被诗人用动物寓言的方式生动呈现。

这种写法既形象又留白,让读者能联想到自己的经历:也许是一次同学聚会后的冷清,也许是单位领导换人后的氛围变化。诗人把深刻的人生体悟藏在看似简单的动物对比中,正是古典诗词"以小见大"的智慧。

黄庭坚
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