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山如有待,此意陶潜解。
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菩萨蛮·半烟半雨溪桥畔》

王荆公新筑草堂于半山,引八功德水作小港,其上垒石作桥,为集句云:“数间茅屋闲临水,窄衫短帽垂杨里。花是去年红,吹开一夜风。梢梢新月偃,午醉醒来晚。何物最关情,黄鹂三两声。”戏效荆公作。

半烟半雨溪桥畔,渔翁醉着无人唤。疏懒意何长,春风花草香。
江山如有待,此意陶潜解。问我去何之,君行到自知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的意思是:大自然的美景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人们去欣赏,而其中蕴含的悠然自得、超脱世俗的意境,只有像陶渊明这样的隐士才能真正领会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"江山如有待"用拟人手法,把山水写得像老朋友一样静静等待我们。就像家门口那棵老树,年复一年等着我们停下脚步看看它的新芽落叶。

2. "此意陶潜解"点出这种自然之美需要特定心境才能体会。就像现在很多人整天忙工作,就算去旅游也是匆匆拍照,而真正懂得享受田园乐趣的人,才能像陶渊明那样感受到"采菊东篱下"的闲适。

3. 诗句的精妙在于把两个画面叠在一起:一边是永恒的自然美景,一边是懂得欣赏这份美的人。就像现在总说"生活中不缺少美,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",七百年前的诗人用更诗意的方式表达了相似的意思。

4. 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官场的疏离,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理想的生活态度。就像现代人向往"诗和远方",但诗人告诉我们:远方其实一直在那里,关键是要有陶渊明那样澄明的心境。

黄庭坚
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