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天水相连、朦胧壮阔的黄昏景象。
“天水接冥蒙”是说远处的天空和河水在暮色中交融,分不清界限,仿佛被一层灰蒙蒙的雾气笼罩。这种模糊的边界感让人联想到无边无际的苍茫,传递出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。
“一角西南白”则像镜头突然聚焦——在整体灰暗的画面中,西南角突然透出一线亮色,可能是落日余晖或初升的月光。这一抹亮色打破了沉闷,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,让画面瞬间生动起来。
诗人用极简的笔墨,先铺开大片的朦胧,再用一点亮色点睛,就像水墨画中“留白”的技法。这种写法不仅让景色有了层次感,更暗含人生哲理:再混沌的境遇中,也总有一线光明或希望值得追寻。
纳兰性德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