令公桃李满天下,何用堂前更种花。
出自 唐代 白居易 《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》
译文裴令公所栽培的后辈如此之多,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?
注释令公:即指裴度,令公是唐朝对中书令的尊称,裴度,唐代文学家、政治家,字中立,因为拥立文宗有功,进位至中书令。桃李:代指学生。
赏析诗人用借代的手法,以桃李代学生,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,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大白话讲就是:一个老师如果已经培养出遍布天下的优秀学生(桃李满天下),何必还要在自己家门前种花显摆呢?
它精妙在两点:
1. 用"种花"比喻自我炫耀——门前种花本是雅事,但这里反用其意,暗示刻意装饰门面是多余的。就像现在朋友圈晒成就,真正有实力的人反而不需要。
2. 用反差制造哲理——学生像桃李一样自然结果,和刻意种花的做作形成对比。就像说"真正的大厨不用自夸菜香,食客自会传播",强调真正的成就不需要自我包装。
核心魅力在于用生活小事说透人生道理:有价值的东西会自然发光,刻意表现反而落了下乘。就像当代网红和实力派的区别,一个靠滤镜,一个靠真本事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