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邻犬戎北接胡,将军到来备不虞。

出自 唐代 岑参 《玉门关盖将军歌》

盖将军,真丈夫。
行年三十执金吾,身长七尺颇有须。
玉门关城迥且孤,黄沙万里白草枯。
南邻犬戎北接胡,将军到来备不虞。
五千甲兵胆力粗,军中无事但欢娱。
暖屋绣帘红地炉,织成壁衣花氍毹。
灯前侍婢泻玉壶,金铛乱点野酡酥。
紫绂金章左右趋,问著只是苍头奴。
美人一双闲且都,朱唇翠眉映明矑。
清歌一曲世所无,今日喜闻凤将雏。
可怜绝胜秦罗敷,使君五马谩踟蹰。
野草绣窠紫罗襦,红牙镂马对樗蒱。
玉盘纤手撒作卢,众中夸道不曾输。
枥上昂昂皆骏驹,桃花叱拨价最殊。
骑将猎向城南隅,腊日射杀千年狐。
我来塞外按边储,为君取醉酒剩沽。
醉争酒盏相喧呼,忽忆咸阳旧酒徒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边疆的紧张画面,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:

1. 地理困境
“南边是凶悍的犬戎族,北边挨着胡人地盘”——像被两大恶邻前后夹击的危房,随时可能遭抢。点明边防将士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。

2. 将军的价值
“将军一来就加强戒备”——好比突然来了个靠谱的保安队长,立刻修围墙、装监控。普通士兵有了主心骨,百姓也觉得安心。

3. 话外之音
表面写边防部署,实则暗夸将军能力:他能预判危险(备不虞),做事雷厉风行(“到来”就行动),用最简短的句子刻画出将领的靠谱形象。

妙在何处?
就像现在说“前有狼后有虎,多亏领导来镇场”,17个字把危机感、安全感全写活了,还顺带拍了将军的马屁,堪称古代职场高情商发言模板。

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