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
出自 先秦 佚名 《鹤鸣》

译文他方山上有佳石,可以用来琢玉器。

注释攻玉:谓将玉石琢磨成器。

赏析原指一国的人才,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。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,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。

现代解析

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:别的山上的石头,可以用来打磨玉石。但它的核心思想其实非常实用——

1. 借力解决问题
就像你手里有一块璞玉想雕琢,但手边没有合适的工具,这时发现隔壁山上的石头硬度刚好能用。生活中也一样,当你缺乏某种资源或能力时,不妨看看外界有没有现成的“工具”能帮你达成目标。比如想学做饭但没经验,直接跟着美食博主的视频学,就是“借别人的石头”。

2. 跳出局限找方法
人容易困在自己的思维里,总觉得“必须用专业工具/自己的本事才行”。这句话提醒我们:答案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。就像程序员解决bug时,可能从建筑设计的思路里找到灵感;家长教育孩子,或许能从动物纪录片中获得启发。

3. 万物皆可为我所用
“别人的石头”可以指任何东西:竞争对手的策略、其他行业的经验,甚至失败的教训。关键是要有“转化思维”——看似不相关的事物,经过改造就能变成你的助力。比如运动品牌的透气技术,后来被用到医疗绷带上,就是典型的“用外行的石头攻专业的玉”。

简单来说:遇到难题别硬扛,学会向外看。别人的经验、跨界的知识,甚至看似无关的事物,只要懂得灵活运用,都能帮你把“人生之玉”打磨得更好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