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的是深秋宫廷夜晚的孤寂氛围,用浅白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"三十六宫"不是实指,而是形容皇宫院落众多,显得空荡冷清。"秋夜深"点明时间——既是 literal 的深秋寒夜,也暗示夜深人静时人的孤独感。前七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画面:月光下的宫殿像被遗忘的迷宫,只有秋风穿过长廊。
后两句更微妙:"昭阳"本是汉代皇后居所,这里代指得宠的妃子。"歌断"二字很妙——可能是欢宴散场后的寂静,也可能是失宠后再也无人为她歌唱。"信沉沉"既指没有消息传来,也暗含"连叹息都沉入夜色"的失落感。
诗人没有直接写"寂寞",但通过宫殿、秋夜、中断的歌声、杳无音信这些意象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深宫女子被遗忘的凄凉。这种"用环境说心事"的手法,比直白抒情更耐人寻味。就像现代电影用空镜头表现人物心情,是跨越千年的艺术共鸣。
杜牧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