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年惟好静,万事不关心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的是一种晚年生活的豁达心境,像一位老人坐在夕阳下的藤椅上,手里摇着蒲扇,脸上带着看透世事的平静。
它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生智慧:年轻时追逐名利、计较得失,但岁月终会让人明白,许多事情其实没那么重要。就像人老了,不再被琐事牵绊,反而找到了内心的安宁——这种"好静"不是消极逃避,而是主动选择把精力留给真正值得的事物,比如一杯清茶、一段回忆,或是窗外的鸟鸣。
诗句的动人之处在于,它戳中了现代人内心的渴望: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我们何尝不羡慕这种"万事不关心"的洒脱?它提醒我们,人生下半场或许该学会做减法,把热闹留给外界,把平静留给自己。
王维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