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腻薄重立脚匀,数寸光秋无日昏。

出自 唐代 李贺 《杨生青花紫石砚歌》

端州石工巧如神,踏天磨刀割紫云。
佣刓抱水含满唇,暗洒苌弘冷血痕。
纱帷昼暖墨花春,轻沤漂沫松麝薰。
干腻薄重立脚匀,数寸光秋无日昏。
圆毫促点声静新,孔砚宽顽何足云!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的是打磨铜镜的场景,用生活化的比喻传递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

“干腻薄重立脚匀”讲的是打磨手法:像揉面团一样反复推碾镜面(干腻),力度不轻不重(薄重),手要稳当(立脚匀)。这种动作描写让人仿佛看见匠人弓着背,手掌均匀发力来回摩擦的画面。

“数寸光秋无日昏”展现成果:巴掌大的镜面(数寸)像秋日晴空般光洁(光秋),照人时连阴影都清晰可辨(无日昏)。这里用“秋光”比喻镜面反光的清亮感,比直接说“明亮”更富有诗意。

全句妙在把枯燥的劳作写出韵律美:前句七个字包含四组动作要领,像打铁般铿锵有力;后句突然展开明亮的画面,如同擦净的镜子突然反光,让人眼前一亮。这种从具体劳动中提炼出的诗意,正是传统手艺的魅力所在。

李贺
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