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烟秋水上,疏雨夕阳中。

出自 唐代 杜牧 《秋霁寄远》

初霁独登赏,西楼多远风。
横烟秋水上,疏雨夕阳中。
高树下山鸟,平芜飞草虫。
唯应待明月,千里与君同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秋日黄昏图景,用最朴实的自然元素传递出诗意。

“横烟秋水”四个字像一幅水墨画的运笔——暮霭像轻纱一样横飘在秋日的水面上,没有明确边界,模糊了水天交接处,让整个画面顿时有了空间感。而“疏雨夕阳”则是动态的巧思:稀稀落落的雨丝穿过斜阳,雨滴成了光的媒介,让阳光变得可见。两种自然现象(烟与水、雨与阳)不是简单叠加,而是互相渗透转化,烟让水面更朦胧,雨让阳光更温柔。

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“横”字的随意舒展、“疏”字的轻盈透亮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一种闲适淡泊的心境。就像我们偶然抬头看见晚霞时的会心一笑,所有解释都是多余的。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