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故人新拥,汉坛旌节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 《满江红·汉水东流》
汉水东流,都洗尽,髭胡膏血。人尽说,君家飞将,旧时英烈。破敌金城雷过耳,谈兵玉帐冰生颊。想王郎,结发赋从戎,传遗业。腰间剑,聊弹铗。尊中酒,堪为别。况故人新拥,汉坛旌节。马革裹尸当自誓,蛾眉伐性休重说。但从今,记取楚楼风,庾台月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老友刚刚升官、意气风发的场景。"汉坛旌节"是古代授予将领的仪仗旗帜,象征着权力和荣耀。诗人用"新拥"二字生动刻画出故人刚刚获得重要职位时那种春风得意的状态——就像小孩子突然得到心爱的玩具,忍不住要抱在怀里炫耀。
最妙的是"况"这个字,它像一根看不见的线,悄悄把读者拉进诗人的情感世界。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说这句话时复杂的语气:可能是替朋友高兴的欣慰,可能是对自己境遇的感慨,又或许带着些许调侃。这种含蓄的表达让简单的场景顿时有了人情味,就像我们现代人看到老同学升职时,那句"可以啊你小子"背后藏着的故事。
短短十个字,既画出了具象的升官场景,又留下了丰富的情感空间,这正是古典诗词"言有尽而意无穷"的魅力。
辛弃疾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