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总为、春将去。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青玉案·落红吹满沙头路》
落红吹满沙头路。似总为、春将去。花落花开春几度。多情惟有,画梁双燕,知道春归处。镜中冉冉韶华暮。欲写幽怀恨无句。九十花期能几许。一卮芳酒,一襟清泪,寂寞西窗雨。
现代解析
这句“似总为、春将去”用大白话来说,就像一个人看着春天快要结束,心里忍不住嘀咕:“怎么好像所有事情都在催着春天离开啊!”
1. 字面意思很简单
“似”是“好像”,“总为”是“全都为了”,“春将去”就是“春天要走了”。连起来就是:周围的一切(比如落花、风雨、鸟叫)仿佛都在合力把春天送走。
2. 妙在“似”字的揣摩感
作者没说春天“一定”要走了,而是用“似”字带出一种猜测和不确定。这种写法特别真实——就像我们突然发现树叶变密了,才反应过来:“咦,春天是不是快过完了?”
3. 把自然现象拟人化
风啊雨啊本来没感情,但作者觉得它们“总为”(全都忙着)催春天离开,好像一群人在背后推着时间走。这种写法让普通的季节变化突然有了故事感,甚至有点“埋怨”的小情绪。
4. 藏在背后的心情
表面写春天,实际是写人对美好事物留不住的无奈。就像今天有人说“怎么刚周末就周一了”,其实是不舍得时间溜走。这种共鸣让句子跨越几百年依然打动人。
举个现代例子:
好比夏天傍晚,你看到晚霞特别美,突然路灯全亮了,蝉也不叫了,这时候感叹:“怎么连路灯和蝉都合伙催天黑啊!”——和古人的那句情绪一模一样。
元好问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