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急流光,天生薄命,有泪如潮。

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《东风齐着力·电急流光》

电急流光,天生薄命,有泪如潮。勉为欢谑,到底总无聊。欲谱频年离恨,言已尽、恨未曾消。凭谁把,一天愁绪,按出琼箫。
往事水迢迢,窗前月、几番空照魂销。旧欢新梦,雁齿小红桥。最是烧灯时候,宜春髻、酒暖蒲萄。凄凉煞,五枝青玉,风雨飘飘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三个短句,像闪电一样快速勾勒出一个悲情画面:

1. "电急流光":用闪电和流星比喻人生短暂,像突然划过的光一样转瞬即逝。就像我们常说"人生如白驹过隙",这里用更强烈的自然现象来突出时间的残酷。

2. "天生薄命":直接点明命运的不公,说这个人从出生就注定命不好。类似我们现在说"投胎没投好",但说得更有诗意。

3. "有泪如潮":用夸张的比喻描写悲伤,眼泪多得像潮水一样止不住。比我们说"哭成泪人"更有画面感,能想象到主人公崩溃大哭的样子。

三句话层层递进:先写时间无情(客观环境)→再写命运残酷(人生遭遇)→最后写悲痛爆发(情感宣泄)。就像电影镜头从远拉近,最后给眼泪一个特写,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主人公的绝望。

这种写法好在用具体可见的自然现象(闪电、潮水)来表达抽象的人生感慨,就算不懂古文也能通过这些生动比喻感受到强烈的情绪。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