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陌上,落花闲。

出自 宋代 周邦彦 《诉衷情·出林杏子落金盘》

出林杏子落金盘。齿软怕尝酸。可惜半残青紫,犹印小唇丹。
南陌上,落花闲。雨斑斑。不言不语,一段伤春,都在眉间。

现代解析

“南陌上,落花闲。”这句诗像一幅随手拍下的春日小景,却藏着让人回味的美。

“南陌”就是南边的小路,听起来普普通通,但加上“落花”,画面立刻活了:花瓣轻飘飘地掉在土路上,可能是桃花、杏花,风一吹还打着转儿。关键在“闲”字——花落得慢悠悠的,不慌不忙,仿佛连时间都跟着变懒了。

这短短六个字的妙处在于:
1. 动静结合:路是静的,花是动的,一静一动就有了呼吸感;
2. 留白艺术:没说谁在看,但读的人自然代入成那个驻足看花的人;
3. 生活禅意:不用刻意找风景,平凡小路上,一朵花落也能让人心头一软。

就像现在人用手机拍路边野花发朋友圈一样,古人用更精炼的文字,把这种“偶然撞见美好”的惊喜定格成了永恒。

周邦彦
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