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天魂梦与香消,青山暮暮朝朝。

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《河渎神·风紧雁行高》

风紧雁行高,无边落木萧萧。楚天魂梦与香消,青山暮暮朝朝。
断续凉云来一缕,飘堕几丝灵雨。今夜冷红浦溆,鸳鸯栖向何处?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绵长的思念之情,用自然景物寄托人的情感,通俗理解如下:

1. "楚天魂梦"
"楚天"指楚地的天空,象征广阔而遥远的空间;"魂梦"指连梦中都萦绕的思念。合起来表达一种跨越距离、连梦境都无法割舍的牵挂,就像现代人说的"无论多远都想着你"。

2. "与香消"
"香消"字面指香气消散,这里暗喻美好事物的逝去(如时光、人或感情)。前半句整体传递出一种"即使记忆逐渐淡去,思念却始终缠绕"的矛盾感。

3. "青山暮暮朝朝"
用青山亘古不变的姿态,对比人世的变化无常。"暮暮朝朝"(从早到晚,日复一日)强调时间流逝中不变的守望,就像说"山永远在那里,而我的等待也从未停止"。

精髓在于:
用"楚天"的辽阔和"青山"的永恒,放大人类情感的渺小与执着。前句写魂牵梦萦却抓不住的怅惘,后句用青山的不变反衬人事易逝,传递出一种"天地长久,而人生短暂,唯思念不息"的共鸣感。这种将宏大景物与细腻情感结合的手法,让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。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