嗟乎,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!
现代解析
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“哎呀,这孩子怕不是又傻又不懂事吧!”
分析:
1. 情感强烈:开头“嗟乎”相当于现在的“天啊”“哎呀”,一听就是又急又气,还带点无奈,像长辈看到熊孩子捣蛋时的抓狂。
2. 吐槽精准:用“嚚昏”(蠢笨糊涂)和“无识”(没常识)两个词,像盖章一样给孩子贴标签,画面感极强——比如孩子干出把手机扔锅里煮的离谱事,家长崩溃时就会这么骂。
3. 古人的阴阳怪气:表面骂孩子傻,其实可能暗指家长没教好,或者社会环境有问题。就像现在有人说“这孩子没救了”,未必真怪孩子,可能是讽刺教育方式。
魅力所在:短短一句话,情绪、吐槽、潜台词全有了,古人骂人都这么文雅又扎心,换成今天大概能当热搜标题:“论当代熊孩子的迷惑行为大赏”。
欧阳修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