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腮酒面红相向。

出自 宋代 欧阳修 《渔家傲·花底忽闻敲两桨》

花底忽闻敲两桨。逡巡女伴来寻访。酒盏旋将荷叶当。莲舟荡。时时盏里生红浪。
花气酒香清厮酿。花腮酒面红相向。醉倚绿阴眠一饷。惊起望。船头阁在沙滩上。(阁 同:搁)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微醺的画面:美人饮酒后双颊绯红,与杯中酒色相映成趣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感受它的妙处:

1. 画面如动态滤镜
"花腮"用花瓣比喻红润的脸颊,既写出肤色娇艳,又暗含人比花娇的意味;"酒面"指酒液表面泛着的光泽,两个意象碰撞,就像给画面加了层柔光特效。

2. 色彩心理学运用
"红相向"的配色极具张力——人脸的红晕与酒色的红形成色彩呼应,这种同色系渐变就像现代设计中的撞色手法,强化了视觉冲击力。

3. 留白艺术
诗句故意隐去具体场景,读者能自行代入不同情境:可能是宴席间的调笑,或是独酌时的顾影自怜,这种开放性让短短七字有了无限解读空间。

最妙的是它用最朴素的颜色词,同时传递了物理层面的色彩之美和心理层面的暧昧氛围,就像现在用手机拍美食时追求的"氛围感",短短七个字完成了从视觉到情绪的完整传递。

欧阳修
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