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然只有江湖上,还见波涛恐我时。

出自 宋代 王安石 《次韵昌叔咏尘》

尘土轻扬不自持,纷纷生物更相吹。
翻成地上万烟雾,散在人间要路岐。
一世竞驰甘睬目,几家清坐得轩眉。
超然只有江湖上,还见波涛恐我时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却又无法彻底逃离现实的矛盾心境,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:

1. "超然只有江湖上"
——你以为自己已经看破红尘,像隐士一样在江湖中活得潇洒自在。这里的"江湖"可以理解为一个远离朝廷纷争、自由散漫的生存空间,比如渔夫、侠客的生活状态。

2. "还见波涛恐我时"
——但一看到汹涌的浪涛(象征现实中的风波),还是会忍不住心惊胆战。说明即使表面超脱,内心依然会被世俗的动荡牵动情绪。

精髓在于
诗人用"江湖"和"波涛"的对比,戳穿了人性中理想与现实的拉扯——我们总幻想自己能完全超然物外,可真正面对生活风浪时,还是会暴露凡人的焦虑。这种坦诚的自我拆穿,让诗句既有武侠式的潇洒,又有现代人"躺不平"的共鸣。就像今天有人说"逃离北上广",结果看到房价涨了照样着急。

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