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织女纺纱图景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"玉女机丝挂"——
就像仙女在云端纺织,银亮的丝线从织机上垂落。这里用"玉女"(织女星)代指天上的仙女,"机丝"既指真实的丝线,也暗喻雨丝或彩虹,充满轻盈的仙气。
2. "映日还成五色丈"——
当阳光穿透这些丝线时,瞬间化作五彩斑斓的锦缎。"五色丈"既像彩虹的具象化,又像突然展开的华丽绸缎,把普通的光线转化成了有质感的艺术品。
3. 诗句魅力在于:
- 动静结合:纺织的动态与阳光定格的美
- 虚实转换:从丝线到彩虹的魔法般转变
- 色彩爆发:用"五色"唤醒读者对璀璨光芒的想象
本质上,诗人用15个字完成了一场光的魔术表演:把日常的纺织劳动升华为天地间的绚丽奇观,让平凡事物焕发神话色彩。这种将劳动诗化、自然神化的手法,正是古典诗歌的独特智慧。
王安石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