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退存亡,行藏用舍。

出自 宋代 辛弃疾 《踏莎行·赋稼轩集经句》

译文人生在世,应知进退之道。时机成熟则积极行动,展现才华;时机未到则潜心修炼,静待时机。

注释行藏用舍: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。

赏析此语道出了人生的智慧与哲学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讲的是人生中面临的四种基本选择和态度,用大白话来理解就是:

1. 进退——好比人生路上的红绿灯
"进"是踩油门向前冲,"退"是挂倒挡往后撤。就像开车要看路况,该加速时别犹豫(比如抓住工作机会),该刹车时别硬闯(比如遇到危险要及时止损)。关键是要懂得审时度势,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猛冲。

2. 存亡——像手机电量管理
"存"是给自己充电续命(比如保持健康),"亡"是彻底没电关机(比如透支身体)。提醒我们做事要留余地,就像手机不能用到自动关机才充电,人生也要有危机意识,提前做好风险防范。

3. 行藏——像舞台演员的出场退场
"行"是聚光灯下亮相表演(比如展现才华),"藏"是幕布后默默准备(比如沉淀学习)。真正聪明人既会抓住表现机会,也懂得适时低调,就像好演员既会精彩演出,也懂谢幕的时机。

4. 用舍——像工具箱里的选择
"用"是掏出合适的工具干活(比如发挥特长),"舍"是收起不用的工具(比如放下执念)。就像修水管不会用菜刀,人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取舍,该放下时就痛快放手。

这十六个字其实是四组人生开关:
- 该冲还是该撤(进退)
- 该保命还是冒险(存亡)
- 该亮相还是隐身(行藏)
- 该拿起还是放下(用舍)

精髓在于:没有永远正确的选择,只有符合当下情况的最优解。就像老司机懂得什么时候超车、什么时候让道,人生高手就是能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合适的选择。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