狡兔尽则良犬烹,敌国灭则谋臣亡。
出自 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六微》
译文狡猾的野兔死完了,再好的猎犬也会遭到烹煮;敌国消灭了,那么出谋划策的功臣也就活不成了。
注释谋臣:参与谋划或善于出谋划策的臣子。
赏析此句用“狡兔尽,良犬烹”作比,形象地揭示了古代君主与功臣间赤裸裸的关系,也揭露了统治者满口仁义道德,实际上极端卑鄙自私的本质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用打猎和打仗作比喻,讲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:当兔子抓完了,猎狗就会被煮来吃;当敌国被消灭了,出谋划策的功臣就可能遭殃。它揭示的是古代权力游戏的残酷规则——有用的时候被重用,没用了就被抛弃。
就像现在职场中,有些公司完成重大项目后就开始裁掉核心团队;或者生活中有些人利用完朋友就疏远。这句话的精髓在于用动物捕猎的场景,映射人类社会"卸磨杀驴"的普遍现象。它提醒我们三个现代启示:
1. 价值保鲜期:一个人的价值往往由外部需求决定,要持续提升自己不可替代性
2. 功成身退的智慧:在巅峰时期就要考虑退路,像范蠡帮助越王后立即隐居经商
3. 权力本质认知:不要对利益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保持清醒判断
这个比喻生动形象,把复杂的政治哲学转化成谁都看得懂的日常场景。虽然说的是古代事,但现代人读来依然会心领神会,因为它道破了人性中永恒的功利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