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道萦回入暮霞,斑骓嘶断七香车。

出自 唐代 李商隐 《无题》

白道萦回入暮霞,斑骓嘶断七香车。
春风自共何人笑,枉破阳城十万家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唯美又略带哀愁的黄昏画面,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来理解:

1. "白道萦回入暮霞"
就像用毛笔在天空画了一道蜿蜒的白线——这可能是黄昏的云路、山间小道,或是车马扬起的尘烟。它扭动着钻进晚霞里,让人联想到"即将消失的美好"。这里用"萦回"(盘旋缠绕)让静止的景色活了起来,晚霞也不再是背景板,反而像张开怀抱吞噬了这条白练。

2. "斑骓嘶断七香车"
斑纹骏马(斑骓)突然发出嘶鸣,声音尖锐到仿佛要斩断(嘶断)身后华贵的香车。马鸣通常象征离别或不安,这里用"断"字把声音变成有形的利刃,暗含某种决绝。香车越精美,越反衬出前路的未知,仿佛马儿在抗拒进入那个绚丽的暮色世界。

整体魅力
诗人用"白道"和"暮霞"的冷暖色彩碰撞,配上骏马嘶鸣的听觉冲击,把黄昏的温柔与躁动凝固在一瞬间。表面写景,实则传递出人在美好事物消逝前的复杂心绪——就像我们看着夕阳时,既沉醉又莫名怅惘的感受。

李商隐
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