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征客、此时情苦。
现代解析
“西征客、此时情苦”这句话像一幅简笔画,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旅人的孤独与艰辛。
我们可以拆解来看:
1. 西征客:不是普通的游客,而是向西北边疆行进的旅人。古代西北多战事、环境荒凉,"西征"自带苍凉感,让人联想到大漠、孤烟、寒风。
2. 此时情苦:直白却有力。没有用"悲""愁"等常见字,而是用最朴实的"苦"字,像咬到一口黄连,把那种哽在喉咙里的煎熬感直接传递出来。特别强调"此时",让痛苦有了时间刻度,仿佛能看到旅人驻马回望的瞬间。
这句话的动人之处在于:
- 画面感:六个字就能让人想象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,站在荒原上,身后是望不到头的来路。
- 留白艺术:不说为何而苦(是思乡?伤病?前途未卜?),反而让每个读者都能代入自己的"苦"。
- 现代共鸣:今天读来,依然能联想到异乡打工者、戍边军人等群体的真实情感,证明好文字能穿越时空。
柳永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