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彼白鹿,手翳芝草。

出自 两汉 曹植 《飞龙篇》

晨游泰山,云雾窈窕。
忽逢二童,颜色鲜好。
乘彼白鹿,手翳芝草。
我知真人,长跪问道。
西登玉台,金楼复道。
授我仙药,神皇所造。
教我服食,还精补脑。
寿同金石,永世难老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仙气的画面:有人骑着白色的鹿,手里拿着灵芝遮挡阳光。白鹿和灵芝在古代都是象征吉祥、长寿的神物,整句话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"乘白鹿"不是普通的骑马,而是选择神话中纯洁的白色仙鹿作为坐骑,暗示主人公不是凡人,可能是隐士或仙人。
2. "手翳芝草"这个动作很生动——用珍贵的灵芝当遮阳伞,既表现了人物的洒脱,又突出了他手中之物的不凡。
3. 短短十个字就构建出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场景:没有车马喧嚣,只有灵兽相伴;不撑普通油伞,而以仙草遮阴。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一种理想化的逍遥生活。

本质上,这是古人用浪漫的想象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就像现代人幻想"开着跑车去兜风"一样,古人用白鹿灵芝这些意象,构建出他们心中最潇洒的生活方式。

曹植

曹植(192-232),字子建,沛国谯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,建安文学代表人物。魏武帝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生前曾为陈王,去世后谥号“思”,因此又称陈思王。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、曹丕合称为“三曹”,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“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”的评价。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“仙才”者,曹植、李白、苏轼三人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