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箨时闻声簌簌,放梢初见叶离离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的是竹子生长的生动画面,用声音和视觉的细节传递自然之美。
"解箨时闻声簌簌"说的是竹笋脱壳时的声音。就像我们剥玉米时听到的"沙沙"声,诗人用"簌簌"这个拟声词,让人仿佛亲耳听到竹笋挣脱外层硬壳时那种细微清脆的声响。这种声音在安静的竹林里格外清晰,展现出生命破壳而出的活力。
"放梢初见叶离离"则捕捉到新竹抽枝展叶的瞬间。"放梢"就像小孩子突然伸开手臂,描写竹枝快速生长的动态;"离离"形容新生的竹叶疏密有致的样子,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,枝叶虽不茂密却充满生机。一个"初"字点明了这是季节转换时的新鲜景象。
这两句诗的精妙在于:1)用日常能感知的声音(簌簌)和视觉形象(离离)表现自然现象;2)通过"解箨""放梢"两个动态过程,把静止的竹子写活了;3)"时闻""初见"的观察角度,让读者仿佛和诗人一起在竹林里发现这些细微变化。就像用手机拍下竹笋破土而出的慢镜头,诗人用文字定格了春天里最动人的生长瞬间。
陆游
陆游(1125—1210),字务观,号放翁。汉族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南宋著名诗人。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,高宗时应礼部试,为秦桧所黜。孝宗时赐进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军旅生活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晚年退居家乡。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,内容极为丰富。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书》、《老学庵笔记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