惆怅孤帆连夜发,送行淡月微云。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临江仙·送钱穆父》

译文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,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。

注释连夜:赶着夜晚、连着夜晚出发。

赏析此句描写在月夜送别友人的情景,词人对穆父的眷眷惜别之情,写得深至精微,宛转回互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画面,用极简的笔墨传递出深厚的情感。

“惆怅孤帆连夜发”像电影特写镜头:夜色中一艘孤单的小船匆匆启程,船头离人的剪影与岸边送行者落寞的神情相互映衬。"连夜发"三字暗示离别迫不得已,有种被时间推着走的无奈感。而"孤帆"既是实写小船,又暗喻旅人漂泊无依的处境。

“送行淡月微云”则用环境烘托情绪:天边挂着朦胧的月亮,飘着几缕薄云,整个场景仿佛被罩在柔光滤镜里。这种不圆满的月色(淡月)和残缺的云彩(微云),恰好对应着人们送别时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心绪。

诗人没有直接写"我很难过",而是通过孤帆、夜航、淡月这些意象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藏在平静表面下的离愁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就像我们现代人拍照时用虚化的背景来突出主体情绪,是特别高级的情感传递技巧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