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知清净理,日与人群疏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讲的是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,心态逐渐变化的过程。
"晚知清净理"说的是:人到晚年才真正明白,内心安宁才是最重要的道理。就像我们年轻时总爱凑热闹,老了才发现独处的美好。
"日与人群疏"描绘的是:明白这个道理后,每天都有意识地和人保持距离。不是讨厌别人,而是懂得了给自己留空间。就像手机用久了要充电,人也需要独处来恢复能量。
这两句诗的魅力在于:
1. 说出了一个普遍的人生经验:年轻时爱社交,年长后更懂独处
2. 用"清净"这个词精准抓住了独处的价值——不是寂寞,而是主动选择的宁静
3. "日与人群疏"写得特别真实,不是突然断绝来往,而是每天一点点拉开距离
就像现在我们说"断舍离",古人用更诗意的语言表达了相似的生活智慧:知道什么适合自己后,就会自然地和消耗精力的事物保持距离。
王维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