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庭杂树多,偏为梅咨嗟。

出自 南北朝 鲍照 《梅花落·中庭杂树多》

译文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,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。

注释中庭:庭院中。咨嗟:叹息声。

赏析诗人先不言梅,而是以杂树作衬垫,衬垫的效果,使得高者愈高,低者愈低。于是便触发了杂树的“不公”之感,因而也就按耐不住的提出疑问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大白话讲就是:院子里杂树很多,但我偏偏只为梅花感叹。

它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"杂树"反衬梅花——暗示别的树都平庸,只有梅花与众不同
2. "偏为"二字特别传神,像在说"我就是偏心眼儿",把人对梅花的偏爱写得理直气壮
3. 明明没直接夸梅花,但通过这种"区别对待",反而更突出梅花的价值

就像我们现在说"网红餐厅很多,但我只爱巷口那家老店",用对比的方式反而更能凸显真爱。诗人用这种"拉踩"手法,既有趣又巧妙地表达了对梅花的欣赏。

鲍照

鲍照(约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学家,与颜延之、谢灵运合称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远,汉族,祖籍东海(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,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贫贱,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,任前军参军。刘子顼作乱,照为乱兵所杀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
0